2015哪些微商将会被清理出局?
浏览次数:1643 发布时间:2015-05-31
|
|
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和营销人员去推销,说明你的产品还不够好。在泡沫年代打广告显然大部分都是浪费,唯一持久的成长是爆发式成长。微商应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重营销,轻产品的微商最终都不会长久。在体验至上,品质为真的时代,好产品才能迎来好口碑。举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凡客,虽然凡客没有做微商,但过度的营销是导致凡客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由。
第二、靠代理,走低价
大家吐槽微商除了暴力刷屏,破坏朋友圈生态关系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微商产品最终都是消耗在层级代理手里,并未到达终端用户。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代理赚到了钱,底层代理只有通过低价贱卖才能获得微薄利润,或无利可赚。这种层级代理,层层剥削的微商将走向末路。
第三、无卖点,同质化
随着进入微商领域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和标准化将越来越严重。微商对产品运营和营销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卖点,性价比低的产品会逐渐被淘汰。区别于京东、天猫等平台电商,微商更适合一些非标品销售。
此次央视曝光的微商乱象,自微商盛行以来一直都存在。只是时至今日愈演愈烈。越狂热,越要冷静,偏离轨道的微商亟需规范和引导。今年一月初,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微盟就微商乱象提出了“三戒五律”开始倡导建立行业准则,规范微商发展。如今重申一下,实属必要。一个良性的微商应该遵守以下大规范:
戒违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价格、竞争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以任何方式排除或限制消费者合法权益;
戒伪劣:杜绝交易中的价格欺诈和虚假广告宣传,保证各类商品、服务信息的真实性,不误导、欺骗消费者,确保公平交易;
戒传销:坚决抵制以分销之名行传销之实的违法行为,以实际行动证明移动社交电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不乱市:不鼓励以次充好,过度贴牌等现象,以附加值服务提升盈利空间;
不囤货:反对以囤货为目的的分销模式,个别品类如有必要,需充分保障分销商利益;
不暴利:不鼓励以暴利驱使的非标品运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利;
不刷屏:不鼓励过度使用社交媒体,鼓励以高质量的内容赢得关注;
不杀熟:不鼓励朋友圈卖货,鼓励以分享为主的达人体验营销方式赢取市场。
(转自电商之家http://www.ecjobhome.com/news/news-show-6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