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兴宁技师学院
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资源
有关技工院校的教学名称内涵简介
浏览次数:89作者: 教研与督导室   发布时间:2024-05-21

1、产业学院。

产业学院是指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个主体,以多方资产融合和契约制度为载体,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的混合所有制产教融合型办学组织或办学实体,即具有学校性质。产业学院有现代产业学院(面向高新产业)、特色产业学院(面向区域特色支柱产业)、企业学院(以企业为主导联合办学)等称呼,也有以学校、企业、产业园区等为主导的区别,但都没有改变深层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本质。目前,我国开展产业学院建设主要是以职业类、应用类的院校为主导(约80%),以服务地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与产业、行业、企业、政府以契约或资产为纽带的共建、共管、共享运行机制;以企业或产业园区为主导的产业学院不多,体现了职业院校的主动性。

2、产教评技能生态链。

产教评技能生态链构建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以院校学生和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为纽带的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为产业链现代化注入全新动能,有力破解企业用人之困、院校学生就业之困、青年学技能之困。围绕“三方九出八共”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出,政府、院校、龙头企业三方联动,创新探索龙头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院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资金、出管理,企校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训、共同评价、共同激励、共同管理。

3、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4、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

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指以企业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为主要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深入分析技工院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特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设立课程教学研究与推广应用的课题或项目,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创新应用教学技术,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实施工作过程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行动导向教学。

工学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将职业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将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学生能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计划、实施、控制到评价反馈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对技术(或服务)工作任务、过程和环境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工学一体化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技工教育的最大特色和亮点。

工学一体化教学还体现了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的教育理念,旨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这种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态度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感受企业工作的职业氛围,培养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等非物化的制度知识。

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应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实施保障、毕业要求等内容,并附教学进程安排表。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实际、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等适当扩充人才培养方案要素。

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应注意与传统的教学计划在理念和内容上的区别。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专业教学进行的课程安排,主要呈现形式为教学进程表,内容相对单一,缺少国家标准层面的制订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顺应国际上职业教育标准导向的改革趋势,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的总体设计,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要素、各环节,能够更好地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教学进程表仅是其内容之一。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情况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更加强调落实国家教学标准,画好“施工图”。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某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安排,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调配教学资源的基本依据。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要求、上级文件精神以及专业实际来制定,并经过广泛调研、利益相关方论证和学校审议最终确定。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而且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依据。同时,培养方案还体现了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

6、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划定学习领域)和表现标准(规定学生在某领域应达到的水平)。

©2015 兴宁市技工学校 电话:0753-3252559 邮箱:xnjxbgs@163.com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148102000161号

粤ICP备20211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