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访问兴宁技师学院
今天是:
返回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学动态
校企合作,创新推动,产学研展活力
浏览次数:171作者: 教研与督导室   发布时间:2025-01-07

 

至目前为至学校与竞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广州市汇镒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广东汇乐水上游乐用品有限公司、广州云海阁食品有限公司、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州精雕汽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明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全优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展产学研活动。

在学校与广州市汇镒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学院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资源,而企业则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渠道,共同推进项目的进展。 经过不懈努力,团队成功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如提高产品的耐温性和抗压强度等,为后续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项目实施阶段,电气工程系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其中,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极大地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互动,学生们对行业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为了确保研究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双方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包括专利申请、技术转让等多个环节,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这些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不仅促进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也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领域的合作机会,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一、产学研成果显著

在学校与广州市汇镒环保建材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一种耐高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研发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项研究不仅体现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材料解决方案,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实力,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深入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同时,学校与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一种内嵌式具有聚光结构的感应地脚灯”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中,展现了校企合作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现了学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也体现了企业对产品研发的重视和支持。

二、耐高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研发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的建筑材料已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于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开发新型高性能建筑材料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本次由兴宁技师学院携手广州市汇镒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的耐高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而启动。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旨在创造出既具备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又能有效抵抗高温环境影响的新一代墙体材料。

三、“内嵌式具有聚光结构的感应地脚灯”创新点解析   

“一种内嵌式具有聚光结构的感应地脚灯”的研发同样引人注目。 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夜间照明不足以及能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引入智能感应技术和独特的光学设计原理来实现更加高效节能的人行路径照明方案。 这种灯具不仅能够在无人经过时自动熄灭以节省电力消耗,而且当检测到有人接近时会迅速点亮并提供足够亮度指引方向;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内置的聚光装置还能将光线聚焦于特定区域,进一步增强了使用效果与安全性。

四、产学研模式下的成果展示

以上两个案例生动展示了产学研合作模式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企业能够借助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技术力量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学校则可以通过与企业紧密协作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和资金支持,形成双赢局面。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成功案例涌现出来,为中国乃至全球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无论是在新材料探索还是智慧照明领域,兴宁技师学院及其合作伙伴们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和无限可能。 相信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必将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造福社会大众。

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为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这些项目还促进了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了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学校与广州市汇镒环保建材有限公司以及红禾朗(兴宁)电工有限公司的合作,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 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更多此类合作项目的推进,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5 兴宁市技工学校 电话:0753-3252559 邮箱:xnjxbgs@163.com 版权所有

粤公网安备 44148102000161号

粤ICP备20211006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