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81作者: 教研与督导室 发布时间:2025-05-18 |
在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五月,学院迎来了一场科研发展的重要会议——2025年校级课题立项评审会议。 此次会议于5月15日下午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正式召开,汇聚了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等众多科研力量,共同为学院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学院赖亦环副院长以及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校内评审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上,学院赖亦环副院长以《构建科研支持体系,引领教师职业发展》为题作了专题发言,赖亦环副院长指出,教科研对教师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对学校影响力吸引力的具有重要意义,还提出目前课题研究存在问题、挑战与困境,并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
教研与督导室主任陈敬新对2025年度校级科研课题申报情况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介绍。 申报数量共有10项,有德育、教学、产学研三大项。这不仅反映出教师们对科研工作的积极热情,更彰显了学院整体科研氛围的日益浓厚。 申报课题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既有聚焦教学改革、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也有瞄准学术前沿、力求突破创新的理论研究,充分展现了学院科研的多元化与前瞻性。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高效性,学院制定了严谨规范的立项评审流程。 在提交立项申请环节,科研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包含申请书、研究计划书、成果预期以及经费预算等材料的立项申请提交给学校教研与督导室。 申请书详细阐述了课题的主题、目的、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研究计划书则对研究的方案、方法与步骤进行深入规划;成果预期明确展现课题的创新性、实用性以及预期达成的成果;经费预算则要做到合理预估并附详细说明。 学校教研与督导室随后会对申请材料展开初步评审,重点考察材料的完整性与合规性、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与重要性、研究计划的可行性与科学性,以及经费预算的合理性与合规性。
在评审过程中,评分标准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中,项目背景方面,包括项目所处的行业背景、市场规模及竞争情况等,清晰的背景阐述有助于凸显课题的研究价值。 项目目标需明确具体,涵盖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等,让评审专家一目了然。 研究内容作为核心,要明确主要问题与核心内容,并阐述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而项目创新性更是重中之重,创新性内容包括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需具备新颖性与实用性;创新性评估指标从创新性内容、方法与成果等多维度考量,激励科研人员勇于突破传统,开拓科研新方向。
此次评审会议不仅是对申报课题的严格筛选,更是学院推动科研工作迈向新高度的重要举措。 通过公正评审,选拔出具有创新性、可行性与实用价值的课题,为学院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有力依据,助力教师们在科研道路上稳步前行,进而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与社会影响力,为学院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